社工部

根據教育局的人手編制,本校現時共有5位全職學校社工、1位半職學校社工,以及1位兼職社工督導,為全校學生,包括畢業生及其家長提供輔導及支援服務。


學生初嚐新興活動「攻防箭」,個個都有姿勢有氣勢!

學生外出親親大自然,感受陽光帶來的溫暖,亦有助調控心情。

 

 

 

服務目標

1.

協助學生克服障礙,建立自信心、責任感和發展潛能,提高學生處理問題能力及生活質素;

2.

輔導家長正確認識有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需要及能力,並以適當的態度和方法培育子女;

3.

與學校各服務範疇互相合作,共同為學生締造更理想的成長及學習環境;

4.

協助學生及家長善用校內外資源,建立良好的支援網絡,達至互相幫忙及互相支持的果效;

5.

推動社會共融,鼓勵學生和家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,增加社區人士對智障兒童的了解及接納;

6.

透過校友會組織,加強學校與畢業生及其家長的聯繫,增進舊生及家長對學校的歸屬感。

 


社工與學生家長一同參觀展亮技能發展中心(屯門),了解學生離校的出路選擇。

學校邀請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 離校生專隊到訪,向準畢業生及其家長講解及轉介服務。

 

推行工作模式

1.

個案工作

學校社工十分關顧學生的個別問題及需要,並透過面談、家訪或應用合適的介入方法為學生進行個別輔導。社工部會定期與學校不同範疇教職員召開個案會議,以跨專業合作的方式去回應學生的需要。

2. 小組工作
  2.1 社工部負責協調學校的「學生活動支援津貼」及「校本課後支援及學習計劃」,定期為學生籌劃各種類型的小組及班組工作,目的是協助學生加深自我認識,發展個人潛能,並促進學生互動交流。
  2.2 社工部透過家長學院的組織平台,定期舉辦家長小組及家長講座,讓家長認識照顧子女時應持有的態度和方法,並促進家長間交流及互相支持,舒緩彼此的壓力。

透過動物治療介入,讓學生與動物有親身的接觸,帶來非言語溝通的心靈連繫。

透過舞蹈讓學生發揮潛能,用身體表達不同的訊息,同時亦學習團體合作的精神。

 

 

3. 社區參與及服務計劃
  3.1

共融活動:社工部每學年均會與區內主流學校結盟一起推行「獅子會姊妹學校計劃」,目的是讓學生在課餘時間與主流學生建立友誼,擴濶社交經驗;此外,社工部亦負責統籌學校「智好友」計劃,安排社區人士或學生來校協助帶領和照顧學生,發揚傷健一家的關愛精神;

  3.2

「成長的天空」計劃:此計劃乃由教育局贊助,為小四至小六輕度組學生而設計的一套為期三年綜合成長輔助課程,目的是加強學生的抗逆力及面對成長的挑戰。本校與政府認可的非牟利團體合辦這計劃,由社工部負責協調及協助運作。

4.

轉介服務
因應學生的問題及需要,轉介學生接受適切的服務。包括:

  4.1 兒童住宿及暫顧服務;
  4.2 成人日間訓練及住宿服務;
  4.3 升學及職業訓練服務;

 


在臉上畫上色彩豐富的顏料,享受活動帶來的樂趣!

與家人一同製作小熊聖誕裝飾,回家佈置家居,增添節日氣氛。